风速和风量的检测及评定标准
1、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
A、风量、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。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、风速下获得。
B、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,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、风管的尺寸。
C、对于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,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。(取离高效过滤器0.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,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.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,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。)垂直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.8m~1m的水平截面;水平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.5m~1m的垂直截面;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,间距不应大于2m,均匀布置;
D、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,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。(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。)
E、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,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。(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;)
F、对于矩形风管,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,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,边长不大于200mm,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,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;对于圆形风管,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;在风管外壁上开孔,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。(通过测动压,换算为风量。)
2、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
(1)、对于乱流洁净室:
A、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,但不应超过20%;
B、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,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±10%;
C、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±15%;
(2)、对于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:
A、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,但不应超过20%;
B、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,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±10%;
(3)、新鲜空气量:
洁净室(区)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,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
A、非单向流洁净室(区)总送风量的10%~30%,单向流洁净室(区)总送风量的2%~4%;
B、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;
C、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;
3、相关标准数据
净化空调系统,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,风管内的风速:
总风管:6~10m/s;无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:4~6m/s;有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:2~5m/s
※ 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,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:
洁净度等级(ISO14644-1) |
气流类型 |
平均风速(m/s) |
换气次数(h-1) |
应用实例 |
1~4 |
单向流 |
0.3~0.5 |
— |
无菌加工 |
5 |
单向流 |
0.2~0.5 |
— |
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 |
6 |
非单向流 |
— |
50~60 |
无菌加工的支持区;包括受控的制备区 |
7 |
非单向流 |
— |
15~25 |
|
8~9 |
非单向流 |
— |
10~15 |
微电子洁净室实例:
洁净度等级(ISO14644-1) |
气流流型 |
平均风速(m/s) |
单位面积送风量(m3/㎡·h) |
应用实例 |
||
2 |
U |
0.3~0.5 |
— |
光刻、半导体工艺区; |
||
3 |
U |
0.3~0.5 |
— |
工作区、半导体工艺区; |
||
4 |
U |
0.3~0.5 |
— |
工作区、多层掩膜工艺、密盘制造、半导体服务区、动力区; |
||
5 |
U |
0.2~0.5 |
— |
|||
6 |
M |
0.1~0.3 |
— |
动力区、多层工艺、半导体服务区; |
||
N 或M |
— |
70~160 |
||||
7 |
N 或M |
— |
30~70 |
服务区、表面处理; |
||
8 |
N 或M |
— |
10~20 |
服务区 |
||
U:单向流 |
N:非单向流 |
M: 混合流(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) |
||||
医院中,采用空调的手术室、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≤0.2m/s;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
采用机械排风,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/s 左右;
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:
生物安全柜级别 |
工作口平均进风速度(m/s) |
循环风比例(%) |
排风比例(%) |
连接方式 |
|
Ⅰ级 |
0.38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|
Ⅱ级 |
A1 |
0.38~0.50 |
70 |
30 |
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|
A2 |
0.50 |
70 |
30 |
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 |
|
B1 |
0.50 |
30 |
70 |
密闭连接 |
|
B2 |
0.50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|
Ⅲ级 |
—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4、出具测试报告
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:
a、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、测试人名称、测试日期、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;
b、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,如ISO 14644-3:2002;
c、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;
d、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;
e、指定的性能标准,包括占用状态;
f、所采用的测试方法;
g、测试结果;
h、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。
风速和风量的检测及评定标准
1、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
A、风量、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。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、风速下获得。
B、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,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、风管的尺寸。
C、对于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,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。(取离高效过滤器0.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,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0.6m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,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。)垂直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0.8m~1m的水平截面;水平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0.5m~1m的垂直截面;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10个,间距不应大于2m,均匀布置;
D、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,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。(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。)
E、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,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。(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;)
F、对于矩形风管,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,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,边长不大于200mm,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,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;对于圆形风管,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;在风管外壁上开孔,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。(通过测动压,换算为风量。)
2、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
(1)、对于乱流洁净室:
A、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,但不应超过20%;
B、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,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±10%;
C、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±15%;
(2)、对于单向流(层流)洁净室:
A、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,但不应超过20%;
B、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,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±10%;
(3)、新鲜空气量:
洁净室(区)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,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
A、非单向流洁净室(区)总送风量的10%~30%,单向流洁净室(区)总送风量的2%~4%;
B、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;
C、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;
3、相关标准数据
净化空调系统,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,风管内的风速:
总风管:6~10m/s;无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:4~6m/s;有送、回风口的支风管:2~5m/s
※ 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,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:
洁净度等级(ISO14644-1) |
气流类型 |
平均风速(m/s) |
换气次数(h-1) |
应用实例 |
1~4 |
单向流 |
0.3~0.5 |
— |
无菌加工 |
5 |
单向流 |
0.2~0.5 |
— |
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 |
6 |
非单向流 |
— |
50~60 |
无菌加工的支持区;包括受控的制备区 |
7 |
非单向流 |
— |
15~25 |
|
8~9 |
非单向流 |
— |
10~15 |
微电子洁净室实例:
洁净度等级(ISO14644-1) |
气流流型 |
平均风速(m/s) |
单位面积送风量(m3/㎡·h) |
应用实例 |
||
2 |
U |
0.3~0.5 |
— |
光刻、半导体工艺区; |
||
3 |
U |
0.3~0.5 |
— |
工作区、半导体工艺区; |
||
4 |
U |
0.3~0.5 |
— |
工作区、多层掩膜工艺、密盘制造、半导体服务区、动力区; |
||
5 |
U |
0.2~0.5 |
— |
|||
6 |
M |
0.1~0.3 |
— |
动力区、多层工艺、半导体服务区; |
||
N 或M |
— |
70~160 |
||||
7 |
N 或M |
— |
30~70 |
服务区、表面处理; |
||
8 |
N 或M |
— |
10~20 |
服务区 |
||
U:单向流 |
N:非单向流 |
M: 混合流(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) |
||||
医院中,采用空调的手术室、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≤0.2m/s;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
采用机械排风,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/s 左右;
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:
生物安全柜级别 |
工作口平均进风速度(m/s) |
循环风比例(%) |
排风比例(%) |
连接方式 |
|
Ⅰ级 |
0.38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|
Ⅱ级 |
A1 |
0.38~0.50 |
70 |
30 |
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|
A2 |
0.50 |
70 |
30 |
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 |
|
B1 |
0.50 |
30 |
70 |
密闭连接 |
|
B2 |
0.50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|
Ⅲ级 |
— |
0 |
100 |
密闭连接 |
4、出具测试报告
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:
a、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、测试人名称、测试日期、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;
b、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,如ISO 14644-3:2002;
c、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;
d、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;
e、指定的性能标准,包括占用状态;
f、所采用的测试方法;
g、测试结果;
h、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。